91中考网 > 中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乌鲁木齐市八中2011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考试题及答案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0—2011学年
  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尹小琴
  满分150分,    150分钟完成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一卷(共35分)
  一、积累与知识运用(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汲取(jí)   狡黠(xiá)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B.牡蛎(dù)  嬉闹(xī)    敬业乐群(lè)   恃才放旷(chí)
  C.愕然(è)   亵渎(xiè)  气吞斗牛(dòu)   恪尽职守(ɡè)
  D.瑟索(sè) 诓骗(kuānɡ) 怒不可遏(jié)   颇有造诣( yì)
  2、下列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松弛  笼罩  粗制滥造  家谕户晓
  B.安详  旁骛  一反既往  兴高采烈
  C.懊悔  烦燥  翻来覆去  睡眼惺忪
  D.斑斓  追溯  永往直前  眼花缭乱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 )态度。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譬如说,在媒体的(   )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  )。
  A. 怀疑   影响   落伍           B.疑惑   影响   落后
  C. 怀疑   指导   落伍           D.疑惑   指导   落后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这样做既可以使大家得到锻炼,又可以为集体增加一点收入,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B. 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如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
  C.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东南亚国家在近日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的灾难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邻国所受苦难,中国感同身受,并将对有关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D.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是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即使是有标点的,往往也是极不规范,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痛。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智取生辰纲》    《水浒》         施耐庵    元末明初
  B.《故乡》          《呐喊》         鲁迅      现代
  C.《香菱学诗》      《红楼梦》       曹雪芹    明代
  D.《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代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文章和诗歌,完成6—9小题,每小题4分。
  古人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者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中国古人环境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
  (文/包光潜 有删改)

乌鲁木齐市八中2011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考试题及答案

乌鲁木齐中考

[1] [2] [3] [4] 下一页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91zhongkao.com 91中考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