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南昌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23—27题(13分)
蜡烛的前世今生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致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 。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① 蜡烛的发展
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地,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携轻,而且烛芯可以使它完全直立燃烧。
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燃烧,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蜡。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因为脂蜡是可以食用的,大多还非常的营养,人们可以用它来充饥。
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此后,曾经的“照明贵族”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作为照明方式,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烛究竟去哪了?燃烧时蜡由固态化成液态,生成水和 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
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
“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件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以熄灭。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时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③
被电灯取代的蜡烛,逐渐成了停电时的备用品,但是更多时候它们被用在特殊场合。在蜡烛发明伊始,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的习俗,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不灭的灵魂。
生日宴会上,先许个愿,再一口气吹熄蜡烛,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这个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时,人们在祭坛上供奉蜜蜂蛋糕,插上点燃的蜡烛,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这个传统后来被用在希腊孩子们的庆生会上,逐渐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洞房花烛夜”时,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喜烛”。喜烛从头烧到底,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
如今,流行的工艺蜡有着各种色彩、形状和香味,它们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精油等辅料。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现在,帮人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23、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2分)
①蜡烛的发展
②
③
24、依据第①部分内容填空 。(2分)
蜡烛的发展历程: → →
25、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6、文中划线句子“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加点的一词删掉,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2分)
27、根据文意和表格内容提示,填写下面空格。(4分)
使用环境作用
①宗教、习俗被视为神物;点燃的蜡烛象征灵魂不灭
②
③
④日常生活中营造浪漫气氛;具有保健作用
四、作文 (50分)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精彩。“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你以“这一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C 2、B 3、C 4、C 5、C 6、B
7、(1) 材料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大多数人能关注低碳生活。
(2)答案示例:选择低碳生活 探索低碳未来 树立低碳理念等。
(内容表达准确句式、句数符合要求)
(3)略
2011南昌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91zhongkao.com 91中考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