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中考网 > 中考 > 中考满分作文 > 正文

2012年南京中考作文题解读与思考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初见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心里的确有一些吃惊,因为乍看之下,感觉这个题目对于学生来说,似乎很难下笔。《金陵晚报》上引用一位考生的话:“这个题目很文艺,这让不文艺的人怎么写?”的确,在今天,“文艺”的孩子实在太少了。但这个题目真的只是“文艺范儿”的“个人秀”吗?当然不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今年及以往几年的作文题,就会发现今年作文题所承袭的是几年来南京中考作文题的一贯思路——关注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价值。
  
  10年的“我做主”是呼唤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并能在生活中展现自我价值;11年“也是一堂语文课”则是进一步启发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语文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显而易见,这几年的题目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关注生活,并发现自己生活中独特的价值。我们可以将这一思想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语文”的思想同样体现在今年的作文命题中。
  
  要理解这个题目,首先要明确“旅行”的含义。旅行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这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寻找美、观察美、感受美。能够亲身感受山水之美是一件幸事,但在离家不远的公园中寻觅到春天的踪迹、秋日的灿烂不也是一次美丽的旅行吗?你能说,沈复在自家小院的“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的“神游”不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而著名的童书系列《神奇校车》更是将孩子们神奇的旅程带入了人体、蜂巢等平常的事物中。其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观察,并不一定非要我们离家万里。《中庸》中说:“譬如行远,必自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发现之旅的开端就在我们身边。能够找到美、发现美,我们的旅行也就开始了。
  
  其次,为什么要带上一本书去旅行?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发现与观察更有厚度、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叙述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趣味,即使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他仍然可以与妻子养“活屏风”,泡“荷花茶”,苦中作乐,享受生活之趣。这就是书籍给我们的生活所增添的厚度,它可以引导我们去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被人忽略的美。郦道元并没到过《三峡》,但却能妙笔生花,用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三峡四季的风光,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却又清丽明晰的画面,共同组成了三峡旖旎的画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同样将百草园四季的景色一一呈现,并m.91zhongkao.com不同的感觉结合在一起,使平凡的百草园变成了充满美丽梦想的“乐园”。用绚烂多彩的手法展现不同的画面,将之拼接成多彩的画卷,书籍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广度,它可以启发我们去展现生活中美的不同形态、不同角度,将平凡的美丽表现得多姿多彩。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鸢飞戾天者”“经伦世务者”的期待与劝诫,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对“欲界”众生的自得与骄傲,均体现出他们从美丽风景中悟出的人生境界。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圣贤可以从美丽的山水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书籍文章的启发感受到美丽风景背后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这就是书籍所揭示的生活的深度,它可以帮助我们去体味美的内涵,感悟人生的意义。可以说,书籍是我们发现生活价值的重要工具,也是帮助我们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重要工具。
  
  因此,这个看似很难下笔的题目,实际上表现的仍是语文的基本目的——引导学生能够关注到生活中的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能够把自己所积累的知识文化与自己对美的观察、发现的过程结合起来。这应当就是“生活语文”的基本概念,也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这个题目表现的是语文教学的“元气”。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而发现美、表现美的过程也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之所以觉得困难,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学习中,写作、阅读与生活往往是脱节的。语文的美被大量的“考点”所淹没,变成了冷冰冰的工具。而我们的写作教学,经常过多地强调各类写作技巧,却忽略了写作的目的。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失去了观察生活的能力,遇到这样“元气淋漓”的题目,自然“经不起”了。

2012年南京中考作文题解读与思考

[1] [2] 下一页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91zhongkao.com 91中考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