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中考网 > 中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中考“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题目

 

中考“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题目

例2: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最后一课》——韩麦尔

B.都德——《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C.施耐庵——《水浒》——鲁提辖

D.罗贯中——《西游记》——孙悟空

例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论的方式分立论和驳论两种。所谓立论,就是正确阐述自己的观点,一般是先提出论点,再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

B.按说明对象分类,说明文可以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大类。

C.寓言是指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面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都含有讽刺或劝诫的教育意义。

D.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像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例1答案为C,“贾母”应为“刘姥姥”。例2答案为C。例3答案为B。

从以上三例中可知,作家、作品、文体的考查范围主要在课内,考查形式以指误选择为主。复习则应当围绕考试说明,对有关常识进行梳理与归纳。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作家线,课文篇目涉及的古代、现代、外国作家生活年代(或国籍)、籍贯、代表作品及其后人评价;二是作品线、教材名篇、作品的主要内容,教材中诗文名句和小说人物语言的含义及其出处;三是文体线,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文章体裁各自所属的文章样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的特点、分类等。此外,对课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也应有所了解。

【能力训练】

1.下列作家、时代、作品不相应的一项是(    )

A.冰心——现代——《小桔灯》

B.陶渊明——唐代——《桃花源记》

C.郭沫若——现代——《炉中煤》

D.蒲松龄——清代——《聊斋志异》

2.作品中的人物、出处、作者不相应的一项是(    )

A.伯乐——《马说》——韩愈

B.韩麦尔——《最后一课》——都德

C.袁伟民——《苦练》——鲁光

D.鲁智深——《三国演义》——罗贯中

3.下列成语的出处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落石出——《醉翁亭记》——欧阳修

B.作奸犯科——《出师表》——诸葛亮

C.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

D.一鼓作气——《曹刿论战》——司马迁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炉中煤》一诗,巧妙地运用比喻,寄托了诗人眷念祖国的情感;又一唱三叹,增强了抒情色彩。

B.《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是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而魔鬼则是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邪恶势力的化身。

C.《小桔灯》一文赞扬了小姑娘在艰难的境遇中所表现出的无私无畏、乐于助人的精神。

D.《五月的青岛》写藤萝,用“顺”、“悬”、“散”三个动词,把藤萝生长的特征,花穗儿开放的姿态,香气弥漫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5.下列关于古代文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指记叙、描写事物的一类文章,如《醉翁亭记》。

B.“说”,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但叙事是为了说理,如《捕蛇者说》。

C.“表”,是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D.“铭”,专指刻在金属器物上颂扬他人的韵文,如《陋室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常书信一般有称谓、问候、正文、祝颂语、具名、日期六个部分。

B.不管何种计划或规划,都必须具备标题、正文、结尾三个要素。

C.新闻和通讯都是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实、及时。

D.说明书是一种应用文体,其形式有短文式和条款式,还有短文加条款式。

7.下列各项括号中的说明有错的一项是(    )

A.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描写闰土的外貌)

B.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上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甬路。……窗下案上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这是描写黛玉的书房及外部环境)

C.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这是描写祥子拉车的环境)

D.“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这是描写刘备的语言)

8.下面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的故事是在民间产生、流传的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如希腊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B.散文是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有叙事散文,如《白杨礼赞》,抒情散文,如《百草园》。

C.小说的三要素指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课文《龙宫索宝》、《刘姥姥游赏大观图》、《故乡》都是小说。

D.童话是指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面的一种文学体裁。如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就是一篇童话。

9.下面对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是全词中心所在。一个“数”字含有对古今人物优劣高低一一评论衡量的意思;“还看今朝”气势磅礴,揭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理,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气魄和胸怀。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明确地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怀。

C.《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木兰横戈跃马,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一个“赴”字含戍边之豪情,一个“飞”字显行军之神速。

D.《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高贵品格。

10.下面作品的作者所处朝代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石灰吟》、《童区寄传》、《桃花源记》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醉翁亭记》、《马说》

C.《陋室铭》、《核舟记》、《岳阳楼记》

D.《望天门山》、《捕蛇者说》、《卖炭翁》

11.某班图书角藏有:①《朝花夕拾》②《子夜》③《白毛女》④《包法利夫人》⑤《羊脂球》⑥《昌黎先生集》⑦《范文正公集》⑧《女神》等文学作品。

“据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韩愈、莫泊桑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⑧⑥④      B.①⑧⑥⑤     C.①②⑥④     D.②③⑦⑤

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籍《入若耶溪》中的传世佳句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B.志南《绝句》中细腻地描绘出春雨霏微和春风柔和的句子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他崇高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D.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明做学问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诗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古代的一种韵文形式,都有词牌。如“水调歌头”就是词牌名。

B.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如《陈毅市长》就是一部优秀的话剧。

C.按照说明的对象划分,《晋祠》是事物说明文,《统筹方法》是事理说明文。

D.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面的一种文学体裁。例如《牛郎织女》就是我国古代的一则寓言。

14.下面两副名联所指的古代名人分别是谁?正确的一项是(    )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A.杜甫    司马迁      B.范仲淹    司马迁

C.杜甫    刘向        D.白居易    刘向

15. 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水浒》《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名著:                  

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和感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7.将下各项按表示的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填序号)               

①不惑 ②垂髫 ③花甲 ④加冠 ⑤而立 ⑥古稀 ⑦半百

中考“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题目

上一页  [1] [2] [3] [4] [5] [6]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91zhongkao.com 91中考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